近年来,韩国Telegram平台多次曝出大规模性犯罪事件,反映出该平台在韩国被滥用于非法活动的严峻现状。以下是关键事实梳理:

一、深度伪造技术催生的新型犯罪

2024年曝光的"Deepfake性犯罪"事件中,犯罪者利用AI合成技术将普通女性照片加工为内容,仅一个聊天室就有22万订阅者,相当于韩国当年出生人口总数(23.5万)的93.6%。犯罪者通过贩卖合成照片或威胁受害者牟利,甚至有女性因个人信息被曝光而遭遇线下骚扰。韩国警方数据显示,2024年前7个月此类案件达297起,较2021年翻倍。

二、历史性犯罪模式的延续

此类事件与2020年震惊全球的"N号房"事件一脉相承:

  • 运作模式:通过加密特性逃避监管,建立分级付费聊天室(如"1号房""博士房"),会员费最高达8350元人民币
  • 受害者情况:74名受害者中包括16名未成年人,最小仅11岁,被迫遭受剪、下体塞剪刀等极端虐待
  • 参与规模:26万观看者相当于韩国男性人口的1%,每80名成年男性中就有1人参与
  • 三、社会反应与治理困境

  • 民众诉求:300万人在青瓦台请愿公开犯罪者信息,创韩国请愿纪录
  • 技术挑战:Telegram的加密特性使警方追踪困难,犯罪者通过频繁新建/解散群组规避打击
  • 文化症结:部分参与者将责任归咎于"技术中立",甚至有男性在事件曝光后追问"哪里有视频"
  • 这些事件暴露出技术监管的缺失,也折射出韩国社会深层性别矛盾。当前韩国已开展专项打击行动,但根除这类系统性犯罪仍需国际协作与技术平台的共同担责。

    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dltlcc.com),转载请说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