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诈骗风险

  • 近期多地出现通过Telegram(俗称"纸飞机"或"飞机"软件)诱导用户参与"手机口"诈骗的案例,不法分子以高薪兼职为名,要求受害者用两部手机拨打电话或转发短信实施诈骗^^。
  • 部分Telegram群组会引导用户下载"蝙蝠"等加密通讯软件进一步沟通,最终目的是让受害者成为电信诈骗的帮凶^^。
  • 2. 法律风险

  • Telegram在国内被定义为非法社交软件,其加密通讯和"阅后即焚"功能常被犯罪分子用于销毁证据^^。
  • 已有案例显示,通过Telegram获取他人手机卡信息并用于拨打诈骗电话的行为可能构成"帮信罪"(帮助络犯罪活动罪)^^。
  • 3. 个人信息安全风险

  • 境外加密软件存在数据泄露隐患,曾有Telegram频道公开贩卖公民个人信息(含手机号、身份证号等)的案例^^。
  • 仿冒账号诈骗也较为常见,需警惕对方通过伪造身份索要微信账号或转账^^。
  • 建议

  • 避免通过非官方渠道添加陌生人的微信,尤其是涉及金钱交易或个人信息提供时^^。
  • 如遇要求"代付款""紧急求助"等话术,务必通过视频通话等多渠道核实对方身份^^。
  • 若手机收到可疑的微信添加请求,可通过运营商微信公众号开启"国际电话拦截"功能降低风险^^。
  • 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dltlcc.com),转载请说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