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社工机器人的非法性质与运作形式

1. 隐私数据自动化查询

社工机器人是黑客整合海量泄露数据搭建的自动化查询系统。用户只需输入姓名、手机号等关键词,即可获取包括身份证号、家庭住址、开房记录、银行卡流水等敏感信息^^。这类机器人常存在于Telegram的"社工库"群组中,例如名为"社工机器人&闲鱼担保交易查档数据某认证群"的群组^^。

2. 低价贩卖隐私

查询服务价格极低:25元可获取个人全套信息^^,2000元购买永久无限查询权限^^,部分群组甚至提供免费初体验服务^^。数据来源包括快递未加密信息、社交平台定位、公共WiFi窃取等碎片化隐私拼接^^。

二、风险与法律后果

1. 犯罪工具属性

此类机器人被广泛用于"开盒"(人肉搜索)活动,受害者隐私曝光后可能遭遇骚扰、网暴及财产诈骗^^。警方已明确将Telegram(纸飞机)、蝙蝠等加密通讯软件列为涉案工具,提醒公众警惕高薪兼职诱导下载这类应用的行为^^。

2. 法律打击措施

依据《网络安全法》,违规调用用户权限的APP会被强制下架^^。多地警方要求家长检查并删除子女手机中的Telegram、蝙蝠等涉案软件^^,相关操作可能构成帮助络犯罪活动罪^^。

三、典型犯罪案例

  • 未成年人涉案:青少年被诱骗使用两部手机充当诈骗"中转站",通过Telegram接收指令、用蝙蝠联系受害者,每通电话获利10元^^。
  • 跨境犯罪溯源:多起个人信息泄露事件(如百度高管亲属涉案)追查至Telegram社工库,境外服务器规避监管加剧打击难度^^。
  • 重要提示:使用或传播社工机器人服务涉嫌违反《刑法》第253条"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",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。公民应主动删除非法通讯软件,拒绝参与"手机口""Q拉群"等兼职活动^^。

    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dltlcc.com),转载请说明出处!